大型交易平台有哪些康方生物夏瑜:50亿美元“出海”的背后

关于依沃西这项 50 亿美元的合作,业内感兴趣的有诸多方面,包括为什么不选择大型跨国药企、为何要进入对方的董事会等等,经济观察报采访了夏瑜。

随着 2008 年 重大新药创制 重大专项实施、2015 年药物监管制度改革、2018 年药品带量采购、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科创板、创业板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等政策的落实,本土创新药企迎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经济观察报将持续关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变革,对话这场大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相比后续的里程碑付款,首付 5 亿美元何时到账是更近前的事情,夏瑜给经济观察报的回答是, 相关款项支付时间和节点,在协议里面有明确的约定 。

首先,从交易方看,Summit Therapeutics(下称 Summit)并不是这类交易中常见的大型跨国药企,它是一家小公司,且账面只有 1.2 亿美元的现金,但这家公司背后有一个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传奇人物。另外,跟同类交易不同的还有,康方生物董事长夏瑜也将被委任为 Summit 董事会成员。

几年来,国内的创新药企在政府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下,走上国际舞台,也逐渐收获了药品上市和商业化。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传统世界运行秩序,也凸显出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和医药创新的重大意义。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可及性、可支付,这些医学专业词汇逐渐被大众熟知。

关于款项,Summit 方面称,引进依沃西的资金主要通过向股东配股以及贷款获得,配股 + 贷款总计融资额可能达 10 亿美元。Summit 背后老板 Robert Duggan,曾经凭借做出伊布替尼把当时的公司卖给艾伯维,一举收益 35 亿美元,其本人在 Summit 占股 80%。

消息出来,有同样宣布过十亿美元规模 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交易的创新药企高管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康方生物的交易直接拉高了国内创新药企的想象空间, 以前大家认为(交易总额)谈到 20 亿美元就很了不起了,这次直接谈到了 50 亿美元 。

编者按:中国的本土药企长期以来主做仿制药,而创新药基本由外企垄断。近几年,这种现象逐渐被打破,一批本土创新药企正崭露头角。

他们认为这个药有潜力在头对头临床研究打败 K 药,是他们下定决心的关键一环。 夏瑜说,Summit 找来的时候给出了关于依沃西开发的详细规划,因此洽谈中 Summit 关注的内容非常细致,关系到后续所有开发规划的每一个执行点,比如中美、中欧之间药品的物流运输、双方公司如何分享数据、药品专利相关事宜等等。

总交易金额最高为 50 亿美元,康方生物(宣布了其独立开发的全球首创 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的 出海 授权协议,其中首付款为 5 亿美元。协商内容非常细致,该交易金额刷新了国内创新药企 License out(对外授权)的纪录。对话康方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夏瑜。夏瑜告诉经济观察报,判断依沃西是否有潜力在头对头临床研究中打败 K 药。康方和 Summit 的实质性协商过程大约 3 个月,Summit 首先关注的点是依沃西的临床研究数据,12 月 9 日,经济观察报 记者 瞿依贤12 月 6 日,核心是对产品的理解,宣布交易之前,本文为【国药维新】系列报道第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