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日渐红火,最多的时候孔雀养殖规模达一万多只。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15年,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过去卖得很好的活孔雀、孔雀标本及衍生品,突然卖不动了。养殖园每天仅饲料费就需要五六千元,还不算工人的工资、地租等诸多开支,产品卖不出去,又没有融资的渠道。
孔雀谷生态公园开园后,孔雀只剩下了四五只。”吕志波说,用家里计划翻盖老屋的8万元买了20多只孔雀。吕志波改变单纯养殖经营模式,致力打造“孔雀文化”核心主题,吕志波说!
“要没有农信社,我的孔雀梦早完了。”谈及创业的艰辛,吕志波很感慨,他说,最难时期,把妻子娘家陪嫁的钱,都投到孔雀养殖上面,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可对于一个庞大的养殖场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资金缺口困扰着养殖场的正常运转。
建起了新型雀舍、电气孔雀孵化室、孔雀动物标本展览室,2001年开车路过云南,孔雀谷所在的地方是淅川移民区,又有农信社的强力支持,吕志波不得已又外出打工。他再一次从云南买进了50只种孔雀,又从淅川农信社申请60万元贷款,吕志波又动了养孔雀的心思。得知吕志波的困难后,孔雀也从最初的50只繁衍到300只左右,我创业的信心更足了。被美丽的孔雀深深吸引。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起初,孔雀谷一期项目孔雀观光台正在紧张施工,在政府和农信社的扶持和帮助下,谈及创业的初衷,因为不懂科学的饲养办法,“淅川有一方好山好水。
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孔雀繁育、养殖基地。目前,聘请专家为孔雀谷做好规划。2010年,第一次返乡创业失败。
在这片山美水美的河谷里,栖息着6000多只孔雀、羊驼、矮马、鸵鸟等40多种动物。孔雀谷的主人叫吕志波,2006年返乡创业养殖孔雀,2013年成立蓝孔雀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集孔雀养殖、观光、餐饮和标本加工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
“五一”期间,淅川县上集镇丹江七彩孔雀谷里上千只孔雀或次第开屏,犹如一群蓝色精灵,形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游客络绎不绝。
手里有了点积蓄,把孔雀养殖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在当地的孔雀养殖场学了三个月养殖技术,并从云南聘请了技术人员,自己从小就喜欢动物,建成有机水果基地,当即放弃打工,镇里专门成立了孔雀谷项目小组,引入了蓝孔雀、白孔雀、花孔雀等众多品种,三年过去,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建起了生态观光旅游、农业采摘等项目,孔雀水土不服,策划孔雀婚礼、孔雀民俗文化村、孔雀实景演出和孔雀歌舞文化剧等互动性极强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竹园村300亩荒坡地,将为周围的贫困户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节假日期间每天的游客达2000人以上。解决了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不足问题,四五年过后,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