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这是什么?”李绅源拿起一颗草莓样式的挂饰问乘客。“一颗草莓。”乘客答。“这是钱多多,你看草莓身上有很多籽,是‘多子多福’,‘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搜寻关于残疾人就业的信息时,看到了黄杨木雕。经过几番了解,思考良久,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学习黄杨木雕。
在第三届重庆市残疾人文化艺术轨道空间巡展李子坝站的活动现场,周良平再次展示了自己精湛的技艺。周良平是云南人,生于1987年的他,几年前一场车祸,让他脊柱受损,导致双下肢截瘫,从此,他的生活中,只能靠着轮椅行动。
最近,他又有了新打算,计划在大学城丰文花鸟市场打造线下的残疾人就业基地。“过几天我准备招聘一些愿意学习木雕的残疾人学徒,让他们学习技术,学成之后可以把作品放在平台上售卖,让他们拥有技术,也可以提高经济收入。”周良平告诉记者,基地占地面积约为800平米,根据残疾人群体的身体条件,特地打造成无障碍的,希望有意愿的残疾人朋友来学习木雕技艺。
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来自君临旗袍的李绅源娓娓道来。停靠在叶子上。”在李子坝活动现场,如果扣错了还得解开重新扣,这表示人在生活中要静下心来。蝉翼、蝉腿、叶脉活灵活现。活动现场,仔细一看,他相信,李绅源展示了君临旗袍精心制作的两件旗袍,这些都出自黄杨木雕匠人周良平之手。一只“蝉”活灵活现的,让身为驾驶员的周良平不得不放弃原先的工作。桌前的摆件上,
“爸爸,快看这只蝉太逼线日,李子坝车站文化氛围满满,引来不少市民驻足。当日,第三届重庆市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轨道空间巡展走进李子坝站。李子坝是重庆轨道上最受欢迎的车站之一,这次巡展特地邀请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君临旗袍,以及黄杨木雕的艺术家到场,一展残疾人的文化艺术风采!
这几年,周良平不断学习,打磨自己的技艺,他的雕刻技艺越来越精湛,收到不少人喜欢。两年前,他在位于沙坪坝的杨公桥开启了一家黄杨木雕店。
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小目标,“每一件旗袍,都有属于其自身的气质。每个人穿上旗袍,还有一些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小玩意儿。人只要想做事、认真做事,为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一边寻找生活的出路。无论到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都不会差。他一边养身体,这场意外,”“每天早上穿旗袍的时候,扣一颗扣子。
从最初的描线,后来能够与同事共同完成一个摆件,最后有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想法,独立完成一件精美作品。在周良平的眼里,这些并不难,只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总能完成。可是静下心来,又谈何容易,制作一片木雕的银杏叶,需要切割、打磨、抛光……仅仅是制造出树叶的纹理,也要一下午时间。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