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引发排他性和抵触性,为了培养技术人员,并购后的全体职工全部纳入临矿集团在编范围,按照临矿集团处级单位管理。他们还组建了“大学生快速掘进队”、“研究生创客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权属的彭庄、郭屯两对矿井,强化了党对菏泽煤电的领导。菏泽煤电并购之初,建立党支部40个,否则,各家思想万千。晋在待遇上,职工队伍组成复杂,享受与临矿在编人员的同等待遇,“支部建在连上”!
今年4月,我有幸回到阔别两年多的菏泽煤电,故地重游,心愿成真!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并购以来发生的天翻地覆的新变化,一桩桩一件件,所见所闻,到处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新干劲,无不洋溢着激情创业、砥砺奋进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融人用人方面,临矿集团展现出大海一样的胸襟,让人敬佩。
人才是第一资源,“管事先管人”。并购后的菏泽煤电先后使出“大招”七连发,招招“中的”,招招“合拍”。
实施“三通道十二台阶”晋升机制,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身份”和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基层区队全部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可谓是八方文化齐聚,地域范围涉及16个省份,18个省内外煤炭企业、基本建设单位和地方煤矿,菏泽煤电讲政治、讲党性,简单地主张哪一种文化作主导,将会影响菏泽煤电队伍的稳定?
首先,化解文化冲突、深度文化融合,以文化力凝聚向心力。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造性地把红色沂蒙老区积淀的红色文化作为“灵魂”,有效地把鲁能央企的大家文化、厚重的水浒文化、八方的个性文化融会贯通在一起。同时,又成功导入山能“超越”和临矿的“实·新”文化,全方位地刷新形象识别系统。组织多场次报告会,以打造“对内同心,对外同音、目标同向”的命运共同体凝聚职工;以煤电路港一体化发展、“效益第一极”宏伟目标感召职工;以“善待鲁能员工、不让一人下岗”的庄严承诺稳定队伍;举办“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临矿人”、“我是追梦人”主体系列文化活动,强力宣贯,相互融合,彼此相依。
菏泽煤电权属郭屯、彭庄两对矿井,2015年12月11日,自鲁能集团并购到临矿集团。我是一名鲁能管理时期的老兵,曾在此工作了11年,在鲁能与临矿两个集团公司交接时退休回家。在离开两年多的日子里,无数次梦到这片天、这块地、这方水,梦到许多曾经在这水浒故里共同创业、并肩战斗的领导、同事、朋友……“一定要回到菏泽煤电看看!”这个念头一直在我脑中萦绕,挥之不去,也成为我这两年多来心中放不下的情结。
他们确立“五优菏泽煤电”发展战略,搭建“虚拟社区”平台,及时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创办融媒体中心,搭建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四网合一”的新媒体宣传平台。成立“善微”志愿者服务队,以贴心服务和文化品牌汇集了强大的正能量,使职工迅速从思想上走进山能、融入临矿。
2017年是临矿并购菏泽煤电的第2年,区队干部缺编,怎么办?公司决定自两矿各工区班组长中选拔,不问出处看才能。经过“公推直选”,30名优秀班组长进入区队管理人员竞聘范围,其中22人从班组长岗位上直接竞聘到了副区长职位,进入干部序列。这部分新提拔的区队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原鲁能人员,菏泽煤电“海纳百川”的胸怀,使本来身如浮萍的干部职工看到了希望,真实感受到自己的春天来了!
他们郑重宣布,他们依据党建工作制度和老区工作经验,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在2016年刚并购后的第3个月,明确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一种让任何一方都心服口服、无可非议的刚性主流作为“主心骨”,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