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劣质国际名牌皮鞋被烧烧出了什么?2022年11月23日

烧鞋事件发生后,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几年,洋品牌质量问题不断发生。”

“我们国家对国际品牌产品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但国际品牌生产商却不把中国标准看在眼里。”郑宇民对此愤愤然。

有意思的是,杭州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发生过两次烧鞋事件: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上,5000多双产自温州的假冒劣质鞋葬身火海;1999年12月15日,同样在武林门广场,2000多双假冒温州鞋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只是这次烧鞋是温州的制鞋企业焚烧仿冒温州品牌的劣质皮鞋。

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何晓明说,抽检的皮鞋中出现问题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产品标识、感官质量、勾心抗弯刚度和帮底剥离强度。

新华社杭州2月12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裘立华 屈凌燕)前不久,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皮鞋因质量问题在杭州被集中销毁。尽管事情已过去一个多月,但关于“烧鞋”的热议仍在继续。有关人士指出,部分消费者以洋品牌为尊的畸形消费心理应该被同时“烧”掉。

何晓明说,其中勾心抗弯刚度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不合格的勾心轻则会造成皮鞋的变形,穿着不稳定,严重时则会造成摔倒、崴脚等人身伤害。尤其是女高跟鞋上的安全隐患更为突出。

而这批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名牌皮鞋价格一般每双在1500元至4000元左右。

“长期以来,我们重名气轻监管的行为导致洋品牌有恃无恐。”这是 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雪军教授的看法。

短短几年时间,从雀巢奶粉、肯德基快餐到化妆品、服装,从索尼相机到丰田汽车、欧盟皮鞋,越来越多声名显赫的洋品牌跌入“质量门”事件,被查处的洋品牌往往是“大品牌、高价位、低标准”。

2006年12月29日,浙江省工商局在杭州市郊区的垃圾处理中心烧毁了300多双皮鞋,其中包括其乐、HUGO BOSS、 D&G、 佐治等十多个世界品牌。

许多人对“相当宽松”的进口名牌产品的检验、监管程序提出强烈质疑;对进入中国市场的所有商品都必须公平对待。这些被烧毁的进口名鞋都是从全省大型商场等正规销售渠道查获的。打破崇洋媚外心态!”也有网民不以为然;只是想说明。

除了浙江频频发现问题“洋品牌”外,事实上,各地工商部门对国际品牌进行的专项抽检行动几乎每次都不会无功而返。

郑宇民的判断是根据自己及其同事这几年的实际检验情况得出的。自2005年开始,浙江一直是国际知名品牌的梦魇之地,如雀巢奶粉、索尼相机、东芝电脑都在浙江“触雷”。郑宇民也被戏称为“洋品牌的克星”,屡屡令那些“金玉其外”的洋品牌名声扫地。

郑宇民说,改革开放之初,一些地方和部门针对洋品牌大开绿灯,“三年免检”“五年免税”“特别通道”等等,超国民待遇使得一些洋品牌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市场销售几乎到了只依靠企业“自律”的地步。

浙江省检验检疫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在一些地方,由于害怕国外知名品牌的进口商提出抗议,

这批“世界名鞋”被销毁后,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被抽样的46个批次国际知名品牌皮鞋、旅游鞋合格率仅为23.91%。更多的舆论赞同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的观点:“烧掉劣质洋品牌,省工商部门对全省进口鞋的监测结果显示,浙江省工商局对质量不合格的进口皮鞋采取了责令停售、召回已售产品等措施。”据工商部门介绍,这次烧鞋事件“烧”出了什么?有网民说:“烧得好,